本文目录:
桑葚的药用价值
桑葚的药用价值
桑椹 通称桑果。属桑科植物桑树上所结的一种聚合果。嫩时色青,味酸,老熟时色紫黑,多汁,味甜。桑椹子、桑皮、桑叶、桑枝都作用。
性味归经
甘、酸、寒,无毒。
药理作用
桑枝煎汁,有中度激发淋巴细胞转化作用,桑根白皮也有降血压作用,但根及新梢叶无降压作用。桑葚膏用于血虚生风、血痹风痹,老年肠枯便秘,夜眠不安,腰酸和须发早白!
化学成分
成熟桑椹果含芦丁(Rutin),胡萝卜素,维生素A、B1、B2和C,蛋白质,糖,生物碱,强心甙,脂类(62.6%),游离酸(26.8%),醇类(1.6%),挥发油(1%),鞣质,矢菊素等。未熟青桑椹含有氰酸。桑叶有多量胡萝L素及鞣质。桑皮含还原糖,多缩戊糖及半乳糖酐。
桑椹的钾钠、氯和酸碱度测定,结果为:pH6.5,钾23.6,钠10.4,氯1.0。(钾、钠、氯含量均系100g中药中的毫克当量数)。
功效主治
桑椹:补血滋阴,生津润燥,用于眩晕耳鸣,心悸失眠,须发早白,津伤口渴,内热消唱,血虚便秘。
嫩桑:枝去风湿,治臂痛。
桑根白皮:利尿、止咳、治浮肿。
风湿性关节疼痛,麻痹不仁以及各种神经痛:
鲜黑桑椹30一60克,水煎服。或桑椹膏,每服一匙,以温开水和少量黄酒冲服。
贫血,神经衰弱,脚膝痛,肢体麻痹,中风后半身不遂,大便干结:
桑椹膏每服一匙,一日2—3次,以温水和黄酒少许化服。
盗汗:
经霜桑叶30克,炒焦,搓碎,煎汤代茶喝。
闭经:
桑椹15克,红花3克,鸡血藤12克,加黄酒和水煎,一日2次温服。
使用注意:
脾胃虚寒作泻者禁用。
桑葚的药用价值
桑葚,营养丰富,具有滋阴补血、补虚益气、补肝益肾、润肠通便、利关节、安神、乌发、滋养眼睛、利水、解酒等功效,主治肝肾阴亏、头昏目眩、头发早白、腰膝酸软、血虚失眠、口干舌燥、消渴、便秘、目眩、耳鸣、瘰疠、关节不利等症。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果品,1993年被卫生部列为“既是食品又是药品”的水果。叶、枝、皮和果皆为良药。桑叶能疏风清热、清肺润燥、清肝明目,凉血、抑菌、止血。用于风瘟发热、头痛、目赤、口渴、肺热咳嗽、风痹、隐疹、咽喉肿痛、头目眩晕等症。经霜桑叶古人称之为“神仙叶”,煎汤代茶饮令人聪慧。桑枝祛风活络、通利关节、燥湿利水,治风湿性关节炎、风热臂痛、四肢麻木、扭挫伤等症。桑白皮止咳平喘、利水消肿,用于肺热咳嗽、面目水肿、小便不利、高血压、糖尿病及跌打损伤等症。桑寄生治疗腰膝酸痛、筋骨瘘弱、胎动不安。桑果熬炼的桑葚膏为滋补佳品,有益肾、养肝、明目的功效。肾虚、须发早白:干桑葚、首乌各3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,常服。
桑葚的药用价值
滋阴养血;生津;润肠。主治: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。腰酸耳鸣;须发早白;失眠多梦;津伤口渴;消渴;肠燥便秘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